搜索
确认
取消
RESEARCH
/
/
【凯联月报】PMI指数稳中有缓,供需两端持续改善

【凯联月报】PMI指数稳中有缓,供需两端持续改善

  • Categories:RESEARCH
  • Author:
  • Origin:
  • Time of issue:2021-01-06
  • Views:0

【凯联月报】PMI指数稳中有缓,供需两端持续改善

(Summary description)

  • Categories:RESEARCH
  • Author:
  • Origin:
  • Time of issue:2021-01-06
  • Views:0
Information

投资要点:

国内经济:PMI指数稳中有缓,制造业价格指数大幅上升

12月制造业PMI回落0.2个百分点至51.9%,但供需两端持续改善,整体恢复有所趋缓,但并不是回落。其中,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升,尤其对小型企业的盈利情况构成较大压力。我们预计价格的不断上升支撑12月PPI继续回升。国内今年春节较晚,1月生产日更多,2月以后低基数效应将显现;美国二轮财政刺激落地对消费形成支撑,海外供需缺口将持续;内外部因素将继续影响补库延续,支撑制造业景气持续。

12月商务活动指数下滑0.7个百分点至55.7%,主要是因为季节性因素以及疫情影响所拖累。

A股市场:经济复苏延续,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在国内局部疫情和海外继续宽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预计将以稳为主,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国内制造业景气持续,企业盈利加速改善,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持A股市场中长期看好。国内外疫情有所反复,投资者心态谨慎,预计A股市场延续高位震荡。

海外宏观:海外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海外制造业景气度回升迹象明显。目前尽管海外疫情依然比较严峻,英欧等地再次采取了强制的封闭措施,但整体制造业景气度还在上升。此外,特朗普终于签署了新一轮近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案、消除了不确定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恢复有望再次提振美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

报告正文:

一、国内宏观:PMI指数稳中有缓,供需两端持续改善

1.1国内经济:PMI指数稳中有缓,制造业价格指数大幅上升

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PMI为51.9%(前值52.1%),非制造业PMI为55.7%(前值56.4%),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1%(前值55.7%),三大指数均有所回落,但均继续位于年内较高运行水平,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制造业PMI回落0.2个百分点至51.9%,但供需两端持续改善,整体恢复有所趋缓,但并不是回落。其中,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升,尤其对小型企业的盈利情况构成较大压力。我们预计价格的不断上升支撑12月PPI继续回升。商务活动指数下滑0.7个百分点至55.7%,主要是因为季节性因素以及疫情影响所拖累。

制造业PMI稳中略落,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大幅上升。12月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供需两端来看,制造业持续改善。生产指数(54.2%)和新订单指数(53.6%)虽然均有小幅回落,但依然是国内次高点,且二者之间的差值持续在缩小,从4月份的3.5缩小至12月的0.8,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以上该两项指标位于扩张区。此外,新出口订单指数(51.3%)保持韧性,与上月持平。

价格指数升至全年高点,部分企业盈利受到挤压。12月PMI指数中,原材料购进价格(68.0%)和出厂价格(58.9%)大幅上升。随着全球制造业的持续恢复,四季度以来众多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促使PMI与价格相关指数快速上升。但我们看到,12月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上升幅度(5.4个百分点)大于出厂价格上升幅度(2.4个百分点),也使得部分企业的盈利状况承压。其中,小型企业12月制造业PMI再次回落到荣枯线以下(48.8%),景气度明显下跌。我们预计,PMI关于价格指数的不断上升,支撑12月PPI继续回升。

国内今年春节较晚,1月生产日更多,2月以后低基数效应将显现;美国二轮财政刺激落地对消费形成支撑,海外供需缺口将持续;内外部因素将继续影响补库延续,支撑制造业景气持续。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放缓,主要受到疫情影响。12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5.7%(前值56.4%),指数下滑主要受到服务业拖累。其中,建筑业景气度持续高位回升(11月60.5%,11月60.7%);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回落0.9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以及国内部分城市疫情反复影响,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已降至临界点以下。随着气温下降,疫情防控措施趋严,服务业活动可能还将受到一些影响,与跨区外出相关的行业(如交通、旅游、酒店业)景气度或出现回落。

1.2流动性前瞻:年底资金面平稳,央行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

DR001和DR007中枢均显著下行。12月,DR001月均值下行79bp至1.04%,DR007月均值下行30bp至1.99%。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8600亿,逆回购到期回笼8400亿;MLF投放9500亿,MLF到期6000亿;公开市场净投放3700亿元。

央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合理适度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的宽松;灵活精准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我们预计,2021年的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总量上将会有所收紧,但不会大幅收紧。

二、国内市场:经济复苏延续,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2.1A股市场回顾:普遍上涨,创业板强势

2020年12月国内A股区间震荡。月初受央行操作MLF,市场对流动性收敛担忧有所缓和,叠加经济数据超预期,海外疫苗进展迅速,各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月中则因社融数据高位回落,市场整体回调;下旬央行超额续作MLF,叠加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指数普遍反弹,随后因海外病毒变异,指数高位震荡,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则在年末突破2020年内高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A股12月普遍上涨,创业板指以12.7%涨幅领涨,深证成指上涨5.86%,中小板指上涨5.56%,上证综指上涨2.25%,科创50小幅上涨0.54%。

行业与板块方面,12月28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参半。休闲服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国防军工涨幅居前,涨幅均超10%,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跌幅居前,跌幅均超7%。

主要资金流向:海外资金持续净流入

四季度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月度来看,北上资金连续两个月净流入超500亿元。整体来看,2020年全年北上资金已净流入2089.32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12024.09亿元,较2019年末上涨21%。

2.2后市展望:经济复苏延续,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基本面来看,经济修复持续。2020年12月PMI为51.9%,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5.7%,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有所回落,但仍连续10个月高于荣枯线。分项来看:1、冬季一般为制造业淡季,生产、新订单环比均有所回落,但不改长期上升趋势;2、受高基数影响,新出口订单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进口则因海外疫情再度爆发,海外供应链受影响而回落;3、价格方面,由于11月至今国际原油和黑色系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叠加市场需求继续回暖,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升幅较大,分别环比大涨5.4和2.4个百分点至全年高点。非制造业方面,11月非制造业PMI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55.7%,仍保持较高景气区间,与季节性因素有关,部分地区疫情反弹也使扩张幅度有所下降。综合来看,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处于高位,显示多数企业对未来看好,预计2021年上半年经济将延续修复趋势。

政策方面,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在国内经济仍处复苏阶段,全球防疫和海外市场走势仍不明朗情况下,预计国内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临近春节,预计央行将加大逆周期调节,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资本市场方面,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退市新规,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落地的退市新规更加严格,全面修订了财务指标类、交易指标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例如,财务造假认定收紧,将造假年限由3年减少为2年,且以连续两年造假合计数进行计算;将造假比例由100%降至50%,造假金额合计数由10亿元降为5亿元,并新增营业收入指标。退市门槛降低,并新增多种应退市的情形,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对资本市场长期利好。

整体来看,在国内局部疫情和海外继续宽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预计将以稳为主,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国内制造业景气持续,企业盈利加速改善,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持A股市场中长期看好。国内外疫情有所反复,投资者心态谨慎,预计A股市场延续高位震荡。

行业配置方面:经济复苏趋势明确,顺周期仍处于景气扩张期,建议继续关注顺周期板块投资机会;需求侧改革、扩内需战略推动的行业如食品饮料和新能源;中长期逢低配置业绩景气超预期上行的科技板块;中长期关注“十四五”规划受益的行业和板块。

但潜在的风险需要关注:1、政策及经济数据不及预期;2、国内及海外疫情再度爆发超出预期;3、地缘政治风险加大;4、美国总统能否顺利交接。

三、海外视角:海外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3.1海外宏观:海外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海外制造业景气度回升迹象明显。2020四季度收官,尽管海外疫情依然比较严峻,英欧等地再次采取了强制的封闭措施,但整体制造业景气度还在上升。此外,特朗普终于签署了新一轮近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案,消除了不确定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恢复有望再次提振美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

3.2海外资产:12月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12月全球股市集体上扬。美国三大股指涨幅均在3.2%以上;欧洲地区富时100、法国CAC40、德国DAX分别上涨3.1%、0.6%、3.2%;亚太地区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上涨3.8%、10.9%,恒生指数上涨3.4%,澳洲标普200上涨1.1%,孟买SENSEX30上涨8.2%。

年度来看,全球多数股市上涨,富时100、法国CAC40、恒生指数、澳洲标普200有所下跌。

主要经济体债券市场:12月海外各国小幅上涨,全年普遍下跌

12月海外多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小幅上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较11月底上行9bp至0.93%,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上月持平0.04%,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0.57%,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bp至0.27%。

全年来看,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收益率普遍下跌。美国国债下行99bp,日本国债上行5bp,德国国债下行38bp,英国国债下行62bp。

外汇市场:美元下跌,非美货币上涨

12月,美元指数再度跌破90,下跌2.25%,非美货币多数升值。12月整体来看,澳元上涨4.75%,欧元上涨2.44%,英镑上涨2.55%,新西兰元上涨2.19%,加元上涨2.15%,日元上涨0.99%,林吉特上涨1.30%,瑞郎上涨2.67%,人民币上涨0.66%。2020年12月份人民币汇率震荡上涨,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中外利差的保持、美元指数的波动是影响本月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年度来看,美元指数大幅下跌6.73%,非美货币悉数上涨,人民币上涨6.53%。

我们预计,未来人民币兑美元双向波动,预计波动区间在6.2-6.8之间。人民币短期仍有升值压力,但升值空间将小于2020年,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不变。美元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还有一定贬值压力,但在90下方下行空间不大;下半年随着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美元将明显反弹。

大宗商品:多数上涨

12月大宗商品整体呈现上涨态势。NYMEX原油12月末价格较11月底大幅上涨7.5%,LME铜上行2.5%,黄金上行6.8%。全年来看,铜和黄金均上涨20%以上,原油下跌21%。

我们认为,黄金2021年将重新进入区间震荡,波动区间大约在1700-2000美元,下半年将面临回调压力,中长期黄金仍有上升空间。国际原油以震荡上扬为主,将重回50-60美元区间波动。有色金属(与新能源和消费电子相关的金属)随着经济的复苏有望上涨。

Keyword: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on your phone

在线搜索

搜索
Search

凯联资本   专业成就信任

CONTACT

 

Add:39th Floor,T3,Wangjing SOHO,Chaoyang Dustrict,Beijing,China 100102

Email:kefu@capitallink.cn

官方公众号

CAPITAL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