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确认
取消
RESEARCH
/
/
/
近乎寡头垄断的软镜市场,还有国产机会吗

近乎寡头垄断的软镜市场,还有国产机会吗

近乎寡头垄断的软镜市场,还有国产机会吗

(Summary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提到软式内窥镜,很多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奥林巴斯。因为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都有着寡头级别的市场占有率。根据蓝切斯特法则分析可知,在全球,软式内窥镜市场属于优势垄断型,而在我国大陆地区,则是完全垄断型。在此背景下,奥林巴斯的第一名可谓是难以撼动,我们不禁要问自己,国内的软式内窥镜还能有机会吗?

 

资料来源:GBI Research、奥林巴斯年报、《中国医疗设备》、长江证券

首先得从发展历史说起

软式内窥镜(以下简称“软镜”)的镜身柔软可弯曲,主要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来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如胃镜、肠镜等。软镜并非在内窥镜诞生之初就有,虽很早就有软式的光导纤维镜,由于其极易损耗且原始图像呈现蜂窝状,应用有限;直到1983年,CC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诞生,带来了电子内镜,软式内窥镜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开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软镜的清晰度提高显著,样式和功能也在快速丰富,但仍以胃镜和肠镜为主,用于对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检查诊断及腔道内的微创手术,如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比软镜普及率偏低的美国和中国,日本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的确诊患者中早期患者的比例更大,癌症患者5 年生存率更高。日本软镜的普及有效提高了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检出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图:中、美、日三国消化道癌症诊断阶段对比

资料来源:NCBI、China Oncology、长江证券

其次需要计算市场规模

在此我们仅计算软镜设备及镜体的市场规模,部分耗材与镜体搭配销售,为简化并入镜体规模。先计算三级医院的市场规模:

表:三级医院软镜市场测算

资料来源:卫生统计年鉴、专家访谈、凯联资本投研部测算

由于篇幅限制,二级及基层医院测算方式一致,具体过程在此不列示。参考Frost & Sullivan的调研数据,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在2019年约为225亿元,以软镜占比20%-22%估算,软镜市场规模约为45-50亿元,与凯联测算总结果一致。(如需详细计算过程可联系作者)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

在这近50亿元的市场中,国产占比不足10%,不到5亿元,其中,开立医疗内镜业务收入约2亿元,占比约4%。澳华光电尚在静默期,在此不推测其市占率。目前国产软镜占比极低,但依然要远好于几年前的数据。就像此前的国产替代逻辑一样,软镜市场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国产产品在性能上逐渐追赶进口龙头企业,依托性价比优势,在存量医院和新增医院同步提高渗透率。从统计学上分析,如2023年让国产市占率提高至10%,足以让目前国内头部软镜玩家国内市场销售额年增速达到50%左右。

接着要分析替代差距

熟知内窥镜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软件还是硬镜,都由三大系统组成,分别为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照明系统。窥镜系统方面,电子软镜由于摄像前置,带来了更高的集成要求,又由于内部复杂的构成,在设计和工艺上有相当的难度;而在图像显示系统部分,则有着医疗设备的老问题,核心硬件无法国产。

发展了几十年的软镜,目标早已不是让医生看到消化道内部的图像,而是让医生看到常规图像看不见的病变在软镜的CCD时代,国产软镜的成像质量是完全无法与日系对标。随着CMOS的蓬勃发展,国产软镜企业能选用物美价廉的以CMOS为核心的摄像模组,带来的不仅是硬件上的突破,更有软件上的升级,国产企业可以根据硬件特点去开发软件,搭配上升级后的主机处理模块,能提升整个软镜系统的性能。于是,开立、澳华等企业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高清软镜,以及染色处理技术。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

有过很多研报对比CCD与CMOS的优劣,在此不赘述。日系三巨头在对待摄像模组的核心元件上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国产软镜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在镜体集成度(如超声内镜)、CMOS模组硬件性能、主机处理系统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解决完产品的基础性能是第一步,清晰度和染色问题更上了,密封性在不断进步,也有一些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操作体验感则需要不断的临床改进。可以说,相较于10年前的完全不能打,目前国产软镜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去抢占进口软镜的市场份额

但奥林巴斯寡头地位是极难撼动的,仅每年投入市场推广费用这一项,就让其他玩家难以望其项背。要知道,中国大部分的内镜医师都是在奥林巴斯培训过的,而整个内镜学科的建设,也到处都有奥林巴斯的影子。并且,相较于其他两家日系巨头,奥林巴斯在售后上,也近乎做到了极致。即便如此,在政策的助力下,国产软镜依然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虽然还轮不到说正式开始进口替代之路,可也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更为重要的是,国产软镜企业的海外销售也处在高速增长之中。

以往说起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进口品牌往往是三巨头或五巨头,如GPS、骨科五巨头,在软式内窥镜领域,虽然有着日系三巨头,可宾得和富士无论是在产品丰度上还是市场占有率上,都距离奥林巴斯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对于国产企业来说,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无法撼动奥林巴斯的寡头地位,但这依然不妨碍软镜赛道出现好公司。作为增速超过12%、进口产品市占率超过90%的赛道,软镜市场在迫切期待着一个国内巨头的出现。

Keyword: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on your phone

Online Search

搜索
Search

凯联资本   专业成就信任

CONTACT

 

Add:39th Floor,T3,Wangjing SOHO,Chaoyang Dustrict,Beijing,China 100102

Email:kefu@capitallink.cn

WeChat

CAPITALLINK

Powered by www.300.cn Beijing  SEO

Business License